腾讯胜诉qq浏览器中文域名仲裁案,捍卫品牌权益

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裁定,腾讯公司成功夺回“qq浏览器.com”中文域名,再次凸显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保护的重要性。

近日,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(ADNDRC)香港秘书处就“qq浏览器.com”中文域名争议案件作出裁决,裁定被投诉人陈某瑞注册的该域名应当转移给投诉人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。

这起案件是腾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实践,也再次引发了企业对中文域名保护的广泛关注。

01 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

争议域名“qq浏览器.com”由被投诉人陈某瑞于2023年4月5日注册。

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作为投诉人,主张该域名与其持有的“QQ”和“QQ浏览器”商标构成混淆性相似。

腾讯公司认为,被投诉人对该域名并不享有合法权益,且其注册和使用行为具有明显恶意。

02 仲裁结果与裁决依据

专家组经审理后支持了腾讯公司的诉求,裁定将争议域名转移至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。

裁决依据的是《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》(UDRP)第4(a)条规定的三个要素:

域名与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:争议域名“qq浏览器.com”核心部分与腾讯注册商标高度重合,易导致公众误解。

被投诉人无合法权益:被投诉人未能证明其使用该域名出于善意或具有合法权利。

恶意注册与使用:被投诉人此前已有多次恶意抢注记录,且通过争议域名引导流量牟利,符合UDRP中关于恶意的认定标准。

03 腾讯的域名保护历程

这并非腾讯首次通过仲裁手段维护自身域名权益。

2017年4月,腾讯曾一口气成功仲裁收回139个域名,包括tencentapp.com、wechatiot.cn、qqfamily.com.cn等。

2017年10月,腾讯又通过仲裁获得了tengxunyun.com和123weixin.com两个域名的所有权。

2018年,腾讯还成功仲裁获得了fuckqq.com域名的所有权。

04 专家观点与企业启示

腾讯知识产权专家乔晶指出:“从列举的多个中文域名纠纷案中可以看到,基本的情况都属于域名抢注行为,将别人的注册商标抢注为域名”。

她强调,事后维权固然可行,但成本高昂。企业无论从消极的品牌防御性保护,还是积极的品牌推广以及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的角度,都应该重视中文域名的注册和使用。

此案给企业提供了重要借鉴:

尽早注册核心中文域名:企业应在品牌推出初期即对相关中文域名进行多后缀注册,避免被他人抢注。

建立域名监测机制:定期监测与自身商标、商号相近的域名注册情况,及时发现并采取行动。

综合运用法律与仲裁手段:一旦发现恶意注册,可通过UDRP等仲裁机制快速解决,比司法程序更高效。

THE END